浠水文旅一周要闻(8.15-8.22)

浠水县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考察2025年8月17-19日,浠水县博物馆新馆考察团队: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初敏,浠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孟,浠水县文旅局党委书记王峰,浠水县博物馆馆长徐良一行为深入
浠水县博物馆
新馆展陈设计考察
2025年8月17-19日,浠水县博物馆新馆考察团队: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初敏,浠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孟,浠水县文旅局党委书记王峰,浠水县博物馆馆长徐良一行为深入学习古籍书画、金石印章展陈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浠水县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水平,为浠水人民打造一个更具文化内涵与吸引力的精神家园,前往浙江,对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杭州西泠印社和中国印学博物馆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学习。
天一阁博物院作为我国著名的藏书文化圣地,拥有丰富的古籍善本和独特的藏书建筑。馆内的古籍展陈区,通过恒温恒湿智能柜、古籍实木夹板、无酸纸囊匣等设备,为珍贵古籍打造稳定洁净保存环境,同时以数字化展示让观众可一键速查速览古籍资源。其展陈设计注重文化脉络梳理,将天一阁发展史、特色馆藏等分成多个展区,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生动展现藏书文化的深厚底蕴。
西泠印社是金石篆刻领域的权威社团,其在金石印章展陈方面极具专业性与艺术性。印社内的展览不仅展示了历代名家的金石印章作品,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实物对比等形式,深入介绍金石篆刻的历史演变、流派风格和技法特点。在展览布局上,充分利用古建筑的空间特色,营造出古朴典雅的艺术氛围。
中国印学博物馆作为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是西泠印社的“展示窗口”。馆内以历史演变和印学发展为脉络,设置历代玺印厅、篆刻流派厅等,陈列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印章种类,其中不少是各时期或流派的经典之作。博物馆还通过举办各种与印学相关的艺术品展览,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向世人展现独特高雅的中国印学文化。
此次考察,浠水县博物馆考察团队认真学习了三家场馆在展陈内容策划、空间布局、展示、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下一步,浠水县博物馆将结合自身实际,借鉴此次考察学习成果,对新馆展陈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努力打造具有浠水特色、国内一流的博物馆展陈,为传承和弘扬浠水历史文化,推动浠水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闻一多纪念馆
浙江温州学生走进
闻一多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
8月17日,浙江温州学生走进闻一多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得闻一多纪念馆成为备受青睐的研学目的地,进一步丰富了我县研学旅行的版图。
活动伊始,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展。在讲解员生动细致的引导下,对闻一多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深邃的思想境界以及伟大的爱国情怀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感性基础。
参观结束后,一场主题为《闻一多先生的德与才》的专题讲座精彩呈现。该讲座立意高远,内容深刻,围绕三个核心层面展开:首先,深入剖析了闻一多先生“德”与“才”的培育历程,探寻其高尚品德与卓越才华形成的根源;其次,重点阐释了闻一多先生“德”与“才”一体发挥的鲜明特点,指出其才华的施展始终以崇高的品德为指引和归宿;最后,深刻论述了闻一多先生的“德”与“才”在新时代资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通过这场讲座,学生们得以更系统、更深入地领悟闻一多先生的“德”与“才”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思想引领价值,从而为他们在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努力建功立业凝聚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据相关研学论文的核心观点阐述,闻一多先生的“德”,其核心体现于“良心”二字,并以炽热的爱国思想与坚定的爱国行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这种以“良心”为内核、以爱国为导向的“德”,使得他的“才”——无论是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还是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最充分、最恰当的一体发挥和运用,最终成就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德才兼备”光辉典范的崇高形象。旨在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榜样事迹,引导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乃至青年学生,都能努力涵养并具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品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也为传承和弘扬闻一多精神,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浠水县图书馆
“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科学精神”
——浠水县图书馆开展以
科学家故事为主题的连环画
阅读活动圆满举行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8月20日上午,浠水县图书馆在市民之家数字馆开展了一场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主题的科学家故事连环画阅读活动。
活动伊始,图书馆工作人员陈柏林以饱含深情的话语,用连环画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简洁易懂的文字,讲述了邓稼先从求学到投身科研,再到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传奇一生。向孩子们介绍了邓稼先在艰苦的环境中攻坚克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爆炸立下不朽功勋。孩子们专注地聆听,被他为了国家和民族,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孩子们纷纷表示:“邓稼先爷爷太伟大了,他不怕困难,为了国家放弃了自己的舒适生活,我要向他学习。”
随后,空间站模型制作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工作人员首先向孩子们讲解了空间站的基本构造和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对空间站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孩子们分组领取制作材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空间站模型。他们相互协作,认真地拼接、粘贴,小心翼翼地搭建着心中的航天梦想。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造型各异但充满创意的空间站模型在孩子们手中诞生。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次邓稼先科学家故事连环画阅读活动,是浠水县图书馆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传承科学家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连环画这种直观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走近邓稼先,了解他的伟大事迹,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与爱国的种子。而空间站模型制作环节,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未来,浠水县图书馆将继续举办各类主题阅读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助力他们茁壮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浠水县楚剧团
经典戏剧日常排练
近日,浠水县楚剧团特邀湖北省汉剧泰斗李瑞明先生坐镇执导,潜心打磨传统经典折子戏《活捉三郎》;国家一级导演邹强亦倾力创排文化小剧《血色石碑》《七子之歌》。
晨曦微露,演员已开嗓练功;暮色四合,仍是复盘矫捷。汗水洇透戏袍,只为舞台刹那芳华。一个眼神、一次水袖,皆精雕细琢;一招一式,反复淬炼,直至炉火纯青。与搭档日夜对戏,从生涩到默契,步步趋近天衣无缝。戏曲人的坚韧,尽藏日复一日的坚守里。
浠水县文化馆
开设免费古琴培训
丰富儿童暑期生活
暑期期间,孩子们居家时间增多,部分孩子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短视频,不仅影响视力,也让家长颇为担忧。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文化馆开设免费古琴培训,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到文化馆参加活动。
课堂上,徐娟老师从古琴构造认识、正确持琴姿势开始,结合“高山流水” 等经典典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古琴文化,引导孩子们在音乐的弦律中感受古琴之美,并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怎样拨动琴弦,他们稚嫩的小手在琴弦上小心翼翼地拨动,能拨响几个连续简单的音符,就能让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一位家长感慨道:“以前孩子一放假就抱着平板不放,现在每天盼着来学古琴,回家还会给我们表演新学的片段,整个人都充实了不少。”
还有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参加古琴培训,虽然他们的音感和手指的灵动十分生硬,但他们这种以上率下的榜样作用,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筑起了一道抵御网络沉迷的“艺术屏障”,也让他们在陪伴孩子们遨游在传统艺术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还有位家长说,我之前参加过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听说文化馆开设古琴培训便立刻带着孩子一起报名,她说:“虽然文化馆免费活动很多,但我认为针对孩子,特别是节假日针对孩子的活动才更有意义。希望文化馆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