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子探访洗马花灯,品味民俗灯火中的传承韵味

日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星光” 计划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浠水县文化馆洗马镇分馆,探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洗马花灯会的魅力。洗马花灯会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洗马镇处于浠水、英山、蕲

图片

日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星光” 计划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浠水县文化馆洗马镇分馆,探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洗马花灯会的魅力。


洗马花灯会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洗马镇处于浠水、英山、蕲春、罗田的交汇处,是四县九镇连接的重要枢纽,自古人员密集,商贸发达,是民间文化艺术十分活跃的地区,特别是洗马镇的“洗马花灯会”这项传统的民俗活动,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艺术价值高,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每年的灯会活动规模浩大,参与人数众多,辐射面积广,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近几年,浠水县人民政府及洗马镇镇政府大力推介洗马花灯会,并组织成立了洗马花灯协会,组织洗马花灯参与了多次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更获得了国家级的奖励,洗马花灯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鄂东南靓丽的文化名片。


图片


洗马花灯在工艺效果方面更是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志愿者们注意到了洗马花灯会非遗展示馆中几件制作精美的花灯作品,工作人员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其复杂制作工艺。洗马花灯需经过选材、备料、扎架、裱糊、绘画、装饰等几十道工序。花灯的框架多采用当地特产的竹子,经过艺人的巧妙编织,呈现出各种造型,如龙凤、花鸟、人物等,栩栩如生。裱糊所用的纸张则有宣纸、绸布等,质地轻薄,透光性好。绘画环节更是考验艺人的功底,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在灯面上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案,既有传统的吉祥纹样,也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场景。当花灯点亮时,灯光透过纸张,将图案映照得格外绚丽,配合着欢快的音乐和灵动的舞蹈,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民俗盛会之中。


图片


洗马花灯会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盏灯会都承载着独特的传奇故事,其出灯、玩灯、燃灯的流程都遵循着一套严格的传统习俗,仿佛一部不可更改的史诗。


在洗马花灯盛会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传统花灯,如走马灯、头灯、福灯、寿灯等,它们形态各异,寓意深远。此外,还有莲花灯、鲤鱼灯等动物造型灯,以及百子灯、凤凰灯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灯饰。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抬阁内的戏剧人物和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动物,它们以各种传统戏剧故事为蓝本,如二十四孝、包青天、梁祝姻缘等,生动地再现了洗马龙灯会的文化精髓。


图片


此次“星光”计划志愿服务团队的探访,为洗马花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志愿者们通过新媒体平台等渠道,积极宣传洗马花灯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呼吁更多人关注浠水这一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星光”计划志愿服务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探索非遗活化路径,让洗马花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
Slide 1
Slide 2
Slid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