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文物保护单位概述——万年台戏台篇
浠水县 文物保护单位概述
浠水是全省文物大县之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县共发现登录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7处,据2021年开展长江文物资源专项调查统计,我县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为774处,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万年台戏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8处,全县革命遗址遗迹60处。
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年台戏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年台戏台
万年台戏台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万年台又名戏台,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坐东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保护范围面积为5000平方米。前台为三面敞开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6.1米,进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顶,正脊设三角形瓦饰,正脊、垂脊端尖安鱼形兽,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后台面阔三间12.04米,进深一间6.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两山设封火山墙,枋上镂刻戏曲人物图案。前、后台以木板相隔。化妆室设在后台底层。该戏台作地方戏曲传播的重要场所,不但形制完整,结构精巧,而且装饰工艺技法齐全,对于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的印记
历史沿革
据文献记载,万年台戏台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以后经过多次维修,一直使用,延至民国年间。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浠水籍的翰林潘绍经,为万年台戏台书写对联一幅:“八角装成宛尔君臣父子,一声古曲居然儿女夫妻。” 使万年台戏台建筑名振遐迩。
清道光乙酉年(1825),江西景德镇一瓷商,感念万年台建筑的辉煌及在万年台上所演曲目的精彩,特在景德镇定烧瓷板屏风一套,捐送万年台戏台(该瓷板屏风现藏浠水县博物馆)。
1982年,黄冈市文物普查 队进行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万年台戏台进行了调研登记。
1984年5月浠水县人民政府将万年台戏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万年台戏台公布为湖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万年台戏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